首页 >> 青藏垫柳

我国书刊印刷企业生存与发展法则武威

农丁农业网 2022-08-31 15:51:03

我国书刊印刷企业生存与发展法则

一、书刊印刷业概况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旧的印刷业管理体制、管理方法和管理观念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印刷业发展的需要,造成了印刷业的盲目发展。至1997年,我国印刷企业的数量已达到18万家。1998年至2000年6月,新闻出版总署、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对全国印刷业进行了清理整顿,整顿后全国印刷企业数量从原来的18万家压缩到15万多家。其中,印刷企业82189家,复印、影印、打印企业69766家。印刷企业中包括出版物印刷企业8152家、包装装潢企业20409家,其他印刷品印刷企业53628家。新闻出版总署从1991年实行书刊印刷定点制度,将出版物印刷企业分为四个等级:国家定点企业、省级定点企业、印刷许可企业和专项印刷企业。2000年6月的统计数字表明,8152家印刷企业中包括307家国家定点企业、894家省级定点企业、4108家印刷许可企业、2843家专项印刷企业。

国务院于2001年8月2日颁布实施了新的《印刷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新《条例》在印刷业行政管理体制、印刷业对外开放、打击非法印刷活动等方面做了重大修订。如《条例》第四条规定“国务院出版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的印刷业监督管理工作”。这一规定理顺了印刷业管理体制,解决了政出多门的问题。又如,《条例》的第十二条规定:“国家允许设立中外合资经营印刷企业、中外合作经营印刷企业,允许设立从事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经营活动的外资企业”。这是进一步加大印刷业对外开放力度的一项重大举措。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书刊印刷企业逐步摆脱了来自多方面的干扰和束缚,认清了形势,根据各企业的不同情况大胆探索,努力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2000年1152家书刊印刷两级定点企业(其中国家定点301家、省级定点851家)主要经济指标统计数字看:1152家定点企业2000年完成的工业总产值为138.03亿元,比上年增长7.27%;工业销售产值为138.85亿元,比上年增长9.65%;产品销售收入为67.54亿元,比上年增长6.45%;产品销售成本为50.76亿元,比上年增长4.94%。两级定点企业职工总数为29.32万人,职工工资总额24.28亿元,比上年增长1.37%,人均年工资8279.61元,比上年增加532.35元,增长6.87%。国家定点企业中,盈利单位有211家,占70.1%,利润总额4.51亿元,比上年增加29.97%;亏损单位有88家,占29.2%,亏损额1.51亿元,比上年下降2.58%。盈亏相抵共实现利润3亿元,比上年增加1.08亿元,增长56.25%。

此外,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与北京印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对分布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50家印刷企业进行了调查,其中北京印刷集团公司8家、天津新闻出版局6家、上海印刷(集团)有限公司12家、重庆市新闻出版局3家、中国印刷反边杜鹃总公司6家、中央各部委在京印刷企业20家、在京部队印刷企业9家、其他在京印刷企业11家,分布在各省新闻出版系统的印刷企业75家。这150家印刷企业2000年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 42.8亿元,比上年同期降低1.2%;工业销售产值(现价)42.2亿元,比上年同期提高 1.2%;产品销售收入42.6 亿元,比上年同期降低4%。这150家企业实现利税5.6亿元,比上年同期提高9.8%;其中利润为1.4亿元,比上年同期提高48.7 %。150家企业人均创利税密果耳蕨为6900元,人均工资为11405元/年。150家印刷企业中盈利企业 115家,占76.7%,其中盈利100万~300万元的31家,300万~1000万元的11家,1000万元以上的5家,实现利税500万~1000万元的32家,1000万元以上的11家。从以上的统计数字看,除个别指标外,主要经济指标都略有上升。这主要是印刷企业的领导带领全体职工根据各自的不同情况,不断总结经验,在深化改革的道路上不断进取的结果。尽管还有一定数量的亏损企业,但大多数企业都已摆脱了计划经济的束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站住了脚跟。


二、当前印刷业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在“九五”期间,印刷业加大了技术改造力度,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取得了春梢菊长足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但是,也应该看到在当前改革攻坚和社会转轨时期,我国印刷业仍存在很多突出问题。

1.总量失控,过散过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印刷企业队伍不断壮大,由于宏观调控不到位,加之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出现了投资失控和大量的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了市场资源的极度浪费。据1998年底统计,我国有各类印刷企业18万家,是1979年印刷企业总数的几十倍,2 000年经过清理整顿压缩到15万家,但印刷能力还是大大超过市场需求。

2.生产规模小,设备落后
当前印刷企业的生产规模相差悬殊,除国有大中型企业及新建的三资企业外,大多数企业规模很小,据统计,8000余家出版物印刷企业中,固定资产净值超过千万元的不足400家,仅占5%。很多企业目前的主要设备仍是国际上早已淘汰的01单色胶印机和05双色胶印机,有的还继续使用铅排、铅印工艺设备,质量难以保证。

3.产品结构不合理
在两级定点,尤其是新闻出版系统的直属企业中,政府指令性保护的教材、教辅任务在业务量中所占比重过大,企业生产品种单一,业务不足。
近期,新闻出版总署和教育部联合印发的《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办法》重申对教辅材料出版、发行和使用进行清理整顿,对教辅材料的出版实行总量控制,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这必然会影响出版物印刷企业的经济效益。

4.产业结构不合理
高消耗、高成本、低水平、低科技含量的企业过多,低层次印刷能力严重过剩,地区发展不平衡。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各企业之间生产方式、工艺技术、设备构成、管理模式大同小异,不能形成企业的自身特点。印刷业的地域分布也极不平衡,人才、技术、业务流向东南沿海地区,拉大了中西部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的差距。

5.外资企业的威胁
目前国内已存在几千家外资企业,他们资金雄厚、设备先进、管理科学、产品优质,正在逐渐占领国内印刷市场。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150家企业2000年销售收入总计为42.6亿元人民币,而美国当纳利印刷公司一年的销售收入是5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479亿元;日本的凸版印刷公司一年的销售收入是4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355亿元,国内150家企业的销售总额也无法与美国、日本一家企业相比。由此可见,外资企业在国内的发展必将会极大地冲击国内印刷企业。而新《条例》在对外开放上的新举措和加入WTO的现实,都将促进外资印刷企业在国内的发展。

6.组建集团的冲击
近年来一批有实力的印刷集团、报业集团、出版印刷基地、包装印刷基地的建设,对很多单打独斗的书刊印刷企业无疑也是一个巨大冲击。


三、未来印刷企业的发展趋势

在发达国家,在信息产业中占重要地位的印刷及图像传播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印刷及图像传播工业的发展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印刷及图像传播已成为各国国民经济和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方面,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以数字化、网络化为手段的跨媒体出版技术将对印前到印后的传统印刷过程进行全面改造,印刷媒体出版物将与电子媒体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共同发展。目前,电子媒体以每年10%~20%的增长率逐年增长,与此同时,传统印刷也将继续增长,据有关资料分析,到2010年传统印刷媒体出版物和电子媒体出版物将分别占有媒体市场48%和52%的份额。全数字地涌金莲化工作流程将逐渐普及,数字化管理将代替传统的管理模式。新型的应用软件和管理软件迅速普及,全新的彩色桌面系统、直接制版技术、数字打样、数字印刷系统不断发展,印刷质量将获得极大提高。印刷行业大量采用各种有利于环保和资源再利用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无胶片、无版、无水(胶印)、无醇(酒精)、无污染的“彩色印刷”理念将渗透到印刷过程的各个领域。印刷机械向高效率、多色、机电一体化和综合自动化方向发展,不断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印刷机械,彻底淘汰铅印、发展胶印、逐步扩大数字印刷。印后加工的各种设备将逐渐成为数字化工作流程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向高速度、多功能、高精度、自动化、联动化方向发展。由于大量高新技术应用于印刷行业,印刷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企业兼并、重组明显加剧,规模化生产的大型印刷企业比例迅速增加,一批技术高、设备新、服务优的中小型印刷企业将取代质量差、效率低的中小型企业。


四、书刊印刷业发展的目标

书刊印刷业发展的目标是:基本上实现“印前数字、网络化;印刷多色、高效化;印后多样、自动化;器材高质、系列化”。28字技术发展方针,使我国跨入数字化、网络化的印刷新时代。

调整压缩过剩印刷能力,原则上不再新建书刊印刷企业,不再扩大生产能力,两级定点企业要进一步确定“多品种、小批量、短周期、高质量”的市场定位,提高技术装备水平,积极进入高精出版物印刷市场。印前要全面普及彩色桌面系统,逐步推广直接制版系统;印刷要增加高效、高质量的设备;印后加工要尽量采用高栾川空调维修
昌江荣耀电视维修
伊美樱花热水器维修
博山亨利慕时手表维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