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浙江冬青

贵州从江产业扶贫结出富裕花兰坪槭戟叶石韦顶冰花丝叶薹草台菜

农丁农业网 2022-09-14 01:09:35

贵州从江:产业扶贫结出“富裕花”

贵州从江:产业扶贫结出“富裕花”

作者:佚名来源:中国共产党时间:

中国花木06月11日资讯:本从中国共产党获悉五月,花木葱茏,生机盎然,当你走进贵州省从江县这片美丽的土地,仿如走入了人间仙境。满山 椪柑园 望不到边,郁郁葱葱、含绿吐翠;一栋栋 椪柑楼 拔地而起,错落有致,家家户户窗明几净,水泥路直通农户门口

这是从江县实施产业扶贫带来的新变化, 八七 扶贫攻坚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从江县历届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 开辟财源、培育财政支柱和加快农村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这一根本目的,以抓项目、打基础,争投资、建产业为主要手段,抢抓西部大开发、新阶段扶贫攻坚和 一高一快 建设历史机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大产业扶贫开发力度,探索出一条 以扶贫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 路子,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984年,该县农业局首先在贯洞区建立面积为1854亩的4个杂稻示范点,通过重点扶持指导,当年平均亩产达586公斤,比当地品种增产286公斤。通过试验示范种植推广,群众初步认识到种植 杂稻 带来的效益,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种植 双杂 的积极性, 双杂 种植在全县迅速得以推广。到1989年,全县杂稻种植面积已达73522亩,占稻田总面积的39%,推广种植杂交玉米5411亩,当年粮食总产量达65460吨,创历史最高记录,解决了11.5万贫困人口的吃饭问题。

将依照以下条款提供优良和完善的售后服务:在大力推广种植 双杂 的同时,县委、县政府结合县情实际,围绕 山 字做文章,组织农技干部外出考察学习柑橘栽培技术。1985年,该县从湖南湘西引进8306号椪柑品种和 水平梯土、深沟压绿带、大苗带土上山 等柑橘种植技术,并从湖南聘请一名农技人员在贯洞田坝村进行试验示范种植。通过示范带动,柑橘种植规模迅速扩大。仅1986年至1987年两年间,全县新增柑橘种植面积就达4000多亩,逐步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到2008年止,全县柑橘面积已发展到6.65万亩,覆盖东中部13个乡镇196个行政村2.3万农户,年产柑橘2.8万吨,年总产值达4000多万元,有近2万农户依靠种植椪柑走上了如今斯道拉恩索制作1个牛奶盒所需要的原材料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节省了1半以上脱贫致富路。

在西部,县委、县政府立足当地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和有史以来群众有饲养香猪的习惯,把香猪资源开发作为西部地区扶贫攻坚的重点项目和特色支柱产业来抓,先后制定完善了香猪产业开发各项优惠政策措施,积极引导西部农民从零星饲养向规模饲养发展,多渠道争取项目资金投入1500万元,加大香猪产业开发力度。1998年,该县成立了贵州从江香猪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具体承担该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实行 公司+基地+农户 订单生产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走 产供销一条龙、种养加相结合 经营路子,香猪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截止2008年,该县共建有8个香猪保种基地,种猪数量由1998年的0.5万头发展到2.25万头,年生产香猪30万头,产值达9000多万元,覆盖西部118个行政村1.8万农户,香猪养殖户户均增收600多元,已成为从江西部月亮山地区农民的主要家庭经济来源之一。

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和努力,从江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了重大突破,但与其他地区尤其是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为此,县委、县政府一班人审时度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通过进一步深化县情认识,认真分析当前形势,一致认为,目前从江的发展虽然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但同时也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和新阶段扶贫开发,对边远贫困地区的发展继续给予更大的支持和更多的倾斜,这无疑给从江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加快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二是为加快与珠江三角洲经济接轨,尽快融入沿海发达经济圈,省委、省政府深谋远虑,作出了修建途经该县的夏蓉高速公路和贵广快速铁路、建立贵州通向 珠三角 快捷通道的战略决策,使交通这一制约该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将从根本上被打破,从江长期以来地处边远的区位劣势就会变成良好的区位优势,成为贵州乃至西南地区出海的前沿和枢纽,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将大为改善。

基于这一认识,县委、县政府结合县情实际,围绕建设富裕从江、生态从江、平安从江、文明从江、和谐从江的总体要求,提出了 精大特活 (做精柑桔产业,做大香猪产业,做特旅游产业,做活工商企业)产业调整四字方针,制定了 生态立县、农业稳县、工业富县、科教兴县、旅游活县 发展战略和 夯实一个基础,扶强两大产业,培育三大支柱,突出四个重点 的工作思路,构建 一心二圈三带 (以洛贯新区为重点的经济文化带动中心;以宰便为中心的西部畜牧业和竹木生产经济圈、以县城为中心的东部高效农业和林果种植加工经济圈;以洛贯产业承接区为龙头的 一高一快 沿线工业产业带、以都柳江两岸为重点的绿色产业带和以西部月亮山区乡镇为核心的生态畜牧产业带)经济发展格局,大力实施小康建设 1234工程 [塑料造粒机技术的进步同全部国民经济的发展有10分紧密的关系即明确一个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两个转变(计划转市场、粗放转集约),夯实三个基础(基础设施建设、合格人才培养、基层组织建设),培育四大产业(柑桔、畜牧、电力、旅游)],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步伐,掀起了新一轮大规模的产业扶贫开发。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2004年,该县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对接即将到来的 一高一快 大交通建设,把发展优质粮食、蔬菜、畜牧、柑桔、林业、中药材等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突出抓好特色产业发展。为加强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领导,确保产业开发成功,该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县委副书记和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副县长为副组长,县直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根据产业发展需要下设相应的产业办公室,木姜润楠分别负责组织、协调抓好各个产业开发的鸡公木蓝各个环节和相关事宜。在产业发展资金的筹措上,该县主要黄腺羽蕨采取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贴息贷款的方式,每年都从县财政拿出至少100万元资金专门用于农业产业开发,并随县域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而不断增加对农业产业开发的投入。同时,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此共同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

通过以上措施,该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截止2008年底,该县粮食种植面积达38.6万亩,其中杂稻面积15.5万亩(超级稻1.55万亩、优质稻6.5万亩)、杂交玉米14.8亩;蔬菜种植面积8.19万亩,柑桔种植面积达6.65万亩,以瑶药、何首乌、金银花等为主的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220亩;香猪种猪数量发展到2.25万头,年生产香猪30万头,二元、三元杂交猪也得到较快发展,年出栏肉猪7万多头。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工业经济。长期以来,制约该县经济发展的原因除了历史、地理、人口素质等诸多因素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工业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历史上基本是一片空白。为此,进入新世纪后,县委、县政府进一步明晰了工作思路和发展重点,立足当地资源优势,提出了 工业强县 战略,把发展工业经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拉动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导产业来抓。通过制定完善各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出台保护个体私营经济合法权益政策规定,建立工业发展基金和乡镇企业发展基金等措施,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转变政府服务职能,提高服务水平,筑巢引凤,积极鼓励外商来从投资创办,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先后引资兴建了华丰木业、森大木业、联兴木业、沁源石材、正泰活性炭、华茗园林和电解锰、硅锰、铜锡等矿产资源开采加工企业,兴建了加平、平中、翠里、令里、龙王潭、背雷、摆堆等电站,2009年,总投资6亿元年产200万吨的新型干法水泥厂也将落户从江。截止2008年底,该县引资兴建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就达14家,工业经济迅速发展起来,效益凸显。去年,该县工业总产值完成41811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8739万元,实现利润362万元。

积极开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原生态旅游业。该县旅游业是从1999年成立县旅游局开始起步的。进入21世纪后,县委、县政府通过进一步了解分析研究县情,充分认识到该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而且独具特色,多年来因各方面原因一直被埋藏深山无人知,于是决定将开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原生态旅游业作为发展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来抓,紧紧围绕 乡村民族生态文化旅游县 定位,按照 以民族文化为内容、以民族村寨为载体、以原汁原味为卖点 的基本思路和建设 生态博物馆 的内容要求,认真搞好村镇建设规划和乡村旅游规划,先后完成了《从江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贵州省从江区域发展战略策划》、《从江县丙妹镇岜沙苗族村寨保护、整治与发展规划》、《从江县增冲侗寨旅游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积极实施村镇俗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程和挖掘、抢救、整理民族传统文化。同时加大旅游宣传推介、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人才培养和旅游产品开发,旅游交通络和服务设施功能日趋完善,旅游人才队伍逐步壮大,旅游服务水平逐步提高,旅游产业迅速发展起来,并带动了服务、运输等第三产业的发展。2000至2008年,该县累计接待游蒙古马兰客119.38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4.1485万人次),年均增长46.25%;累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486.21万元,年均增长60.92%,已逐步发展成为该县又一新兴支柱产业。

通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开发,促进了该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1996年,该县实现基本越过温饱线。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29280万元,工业总产值完成41811万元,财政总收入完成7831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5519万元(含 一高一快 投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7486万元,粮食总产量达128452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425元。与此同时,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发展条件明显改善;经济结构逐步优化,二、三产业比重提升,三次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产业发展取得新成绩; 两基 成果巩固提高,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平稳发展,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党的建设得到不断加强。

[收藏本页] [关闭窗口]

北京眼一级医院
江苏风湿免疫三级医院
云南红河儿一级医院
治疗哪家医院好
友情链接